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消费一个单位的该物品,其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有递减的趋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注意:边际报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减少的,而是先增加到一个最大值然后才减少的。)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左右)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1.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2.出现贫富悬殊、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后一种结果称走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丰收悖论
丰收悖论是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悖论,它既发生在农作物的季度生长中,也可能发生在百年的农业历史进程中。寒冬瑞雪冻死了大部分害虫,春季温暖宜人适合早耕,播种的谷物都是改良过的杂交品种。夏天的阳光都很充沛,秋天很干燥,丰收进展得很顺利,大部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农民琼斯一家喜上眉梢,期待着所有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但到了年底他们计算一年的收入时,发现大丰收的好年成反而降低了他们的收入。后来他们发现,几乎所有农民的收入也都比歉收时低。农作物越增产,农民收入越降低——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丰收悖论。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