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些年的各种事业单位考试,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材料处理题(主观题)中文章写作题型出镜率越来越高,写好一篇文章、提升我们议论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性是与日俱增,一方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写作所占的分值较少,花太多时间在上面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也有些同学根据以往的学习和考试经验,认为在写作的分数上很难拉开分数差距。
但是,在这里需要和大家说明确一点的是:不拉分论断的成立是建立在大家不跑题或偏题的情况下。然而现实却是,太多太多的同学在写作时由于审题不清和梳理材料不仔细,加之部分事业单位考试有时候会有些材料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为我们的理解加大了难度。导致文章的大方向跑偏,最终只能得到一个让人遗憾的作文分数。因此,想要保证我们文章写作、或综合写作部分的分数不被拉下,就必须要找准文章的主题,即文章的立意。今天中公专家和各位同学一起分享确定立意的方法。让各位考生掌握好这一题型的作答技巧。
一、什么是立意?
一篇文章所确立的文意: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它产生于写作之前,立意包含文章的总分论点。
即命题人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思想往往是针对某些问题或中心的核心指导思想所展开的。
有一组公式在这里和各位进行分享:立意=总论点=中心思想=主题+角度(观点)
二、怎么找立意?
立意的选取有多种方法:
第一种是题干点睛法。
1、全面抓取题干的关键词(破解题干限定)比如“ 创业者心中的山”这句话中,落脚点应该就落在后半句:心中的山,所以如何解读这个“山”,对于这篇作文就显得非常重要,“山”这个字就可能是这句话的关键词。而“以水为师”这句话,虽然是古语,但梳理句式我们会发现“以XX为XX”不妨可以理解把什么当作什么,这样的话“水”“师”就是这句的关键词,深刻理解水的含义和师的作用,朝着这个方向去大体敲定我们的写作思路。如果题干句子较短,关键词就一个的话,我们可以深刻剖析这个词的内涵。但如果是多个关键词的话,我们可能就需要运用到第二个步骤。
2、梳理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比如“科学、艺术、古文化是想象力的源泉”这句,科学、艺术、古文化这三个词呈现并列的关系,共同构成了想象力源泉这一主题的三个方向。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这句,我们通过分析关联词“不仅仅,更,乃至”我们可以判断出他们其实是递进的关系,因而我们文章书写的浓墨重彩应该放在滋养公民理性和德性上。
3、选择书写角度
事业单位考试中对作文的考察,依然和公务员考试一样重点侧重考察议论文写作。除了我们熟知的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以外,灵活选择我们议论文的书写角度,非常的重要。我们也可以参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分析我们的议论文话题、写作对象。然而“是什么”有时候需要我们有着深厚的知识储备积淀。所以后两者更多出现在我们的实际写作中
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篇偏分析的议论文——为什么【多谈意义、分析主题多方的作用】
也可以选择写一篇偏提对策的——怎么办【多提对策,分析如何做】。
那么究竟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去选择这二者呢?除了根据自己平时写作的能力水平习惯外,参考行文逻辑,材料命题人意图就显得很重要。
因此第二种方法:材料致胜法(或者材料梳理分析法) 需要我们回到材料中去看当然这步无需再从头读一遍,整理出前面小题使用过的材料,得出与总论点结合较为紧密的结论即可,而小题未使用材料和题干句子出处段、领导人讲话段,应该是我们重点的分析段。
在审完题干后,明确了我们的写作方向后,我们的分论点方向具体往哪里发散需要回到材料中进行梳理分析,确定、找取文章的①总分论点②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