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近几年考试的作文我们可以发现,其考试涉及过乡村教育改善、民营医疗机构改革、教师“收礼”现象、无现金化生活、新消费时代等内容,经济、民生话题居多,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但是又考得比较宏观,两个半小时考试,用于书写作文的时间本身就比较短,不仅要写完还得写得有深度,对于不常接触时政话题的考生的确不容易,今天我们就如何写的有深度,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即抓住材料中权威或专家学者对主题的阐释。以2018年10月27日贵州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作文为例:
2.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消费者消费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请你以“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题, 参考给定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题目自拟,中心明确,思想深刻,内容充实,不必拘泥于材料,1000字左右。
文章主题非常明确,即“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要如何解读消费者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仅仅理解为提供各种消费产品和服务,但也不是要求考生像经济专业人士从学术去思考这类话题。对主题的解读深刻其实是考察考生能否从政府思维去看待主题,要求主题解读应该切合时政,对于政府工作较为陌生或对于热点积累较少的考生,我们这时候就需要依靠材料中权威或专家的解读,只要紧扣他们的观点,作文对主题的解读就不会太浅或偏离。下面我们看看材料中专家是怎么解读“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消费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更需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的毛中根教授告诉记者。
这一段中通过毛教授解读了“消费”的意义,美好生活和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联系起来,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把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了。再来看:
在日前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我国消费已经进入了需求多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消费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发力实际上是相互作用的,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的不足,而是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
国家部委发言人代表政府部门的观点,属于权威观点,这一段他把消费需求现阶段的情况做了权威描述,并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谈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将主题与当前国家政策联系起来,角度和维度一下子就打开了。从这两段材料中我们就能将“满足消费者需”求由“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与服务”提升到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度,对于主题的解读结合了当前的时政和热点,把看问题的角度拔高了,这样的文章才能算有思想深度的。
【干货总结】作文占比较高,不仅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文,还得写得有深度才能获得好的分数。对主题把握不仅要能正确理解主题的含义,还得对主题进行深刻剖析,巧用材料中权威或专家学者关于主题的阐释,紧扣当前的时政和热点,就能把主题解读论述得有深度有见地。